关键词:蛋白质 检测方法 原理
提交人:张瑜 提交时间:2021年10月18日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.5-2016
范围:
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。
本标准第一法和第二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,第三法适用于蛋白质含量在10g/100g 以上的粮食、豆类奶粉、米粉、蛋白质粉等固体试样的测定。
本标准不适用于添加无机含氮物质、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食品的测定。
第一法 凯氏定氮法
原理: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,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。碱化蒸馏使氨游离,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,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氮含量,再乘以换算系数,即为蛋白质的含量。
第二法 分光光度法
原理: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,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,在pH4.8的乙酸钠-乙酸缓冲溶液中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3,5-二乙酰-2,6-二甲基-1,4-二氢化吡啶化合物。在波长400nm下测定吸光度值,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,结果乘以换算系数,即为蛋白质含量。
第三法 燃烧法
原理:试样在900 ℃~1200 ℃高温下燃烧,燃烧过程中产生混合气体,其中的碳、硫等干扰气体和盐类 被吸收管吸收,氮氧化物被全部还原成氮气,形成的氮气气流通过热导检测器(TCD)进行检测。
(声明:若以上数据和资料来源有疑似侵权或者与原作者观点不一致的,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或文章作者删除)
版权声明:未经我公司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使用本网站功能及资源用于从事商业活动,否则,我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公益诉讼技术支持率先践行者——杭州南普科技有限公司 公益诉讼取证勘查箱+公益诉讼快检实验室。